醫聖:張仲景

張仲景,字機,東漢著名醫學家,曾當過長沙太守,所以有張長沙之稱。南陽郡涅陽(今河南省南陽縣)人,生於桓帝和平元年(公元150年),南陽郡,卒於獻帝建安24年(公元219年),活了70歲左右。張氏家譜,荊襄:卷六
  
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為中華醫聖張仲景誕辰紀念日,稱之為「中華醫聖聖誕」。

他自小好學深思,「博通群書,潛樂道術」。當他10歲時,就已讀了許多書,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。當時,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,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。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,就去拜他做老師。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,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,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,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,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。後遷荊州後見民眾多困病於疫疾之苦而廣行醫。
張仲景天賦異稟,所處的時代,疫病流行,人民生活困頓、顛沛流離之外,還為疾病所苦,病死者不計其數。張仲景在書序中自稱,他的宗族兩百多人,建安以來,不到十年,死於大疫者達三分之二,傷寒佔七成。
張仲景因此發憤學醫,立志為百姓解脫疾病痛苦。  張仲景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,之後勤讀、鑽研《素問》、《靈樞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陰陽大論》、《胎臚藥錄》等古代醫書,對前人「辯證論治」的治病原則,加以研究,行醫多年,總結臨床經驗和學理,整理出《傷寒雜病論》等書。
  
張仲景在醫學上的成就很高,他以「八綱辨證」和「六經論治」為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。所謂「八綱辨證」,是運用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等四診,分析和檢查疾病的部位與性質,而歸納出來「陰、陽、表、裏、寒、熱、虛、實」等八綱,決定治病原則。所謂「六經論治」是臟腑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,它把疾病的發生、發展與整個臟腑經絡互相聯繫,歸納成為六個證候類型。 (「六經」指三陽經:太陽經、陽明經、少陽經;三陰經:太陰經、少陰經、厥陰經)。  
何顒在《襄陽府志》一書中曾讚歎說:「仲景之術,精於伯祖」。經過幾十年的奮鬥,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,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,寫出了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六卷(又名《傷寒卒病論》)。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寫成而「大行於世」。
  
到了晉代,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。到了宋代,才漸分為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二書。《金匱要略》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。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「理、法、方、藥」完備的醫學典籍,他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、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,並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。
  
《傷寒論》裡的麻黃湯、桂枝湯、柴胡湯、白虎湯、青龍湯、麻杏石甘湯。這些著名方劑,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,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,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。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。名醫華佗讀了這本書,嘖嘖讚歎說:「此真活人書也」。喻嘉言高度讚揚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,說:「為眾方之宗、群方之祖」。
望診如神
  
有一次張仲景到了繁華的都城洛陽一帶行醫。當時文學史上號稱「建安七子」(孔融、陳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 瑀、應瑒、劉楨)之一的王粲(字仲宣),是「七子」中成就最高的作家、詩人。他和張仲景交往密切。在接觸中,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,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隱藏著可怕的「癘疾」的病源。
  
有一天,他對王粲說:「你已經患病了,應該及早治療。如若不然,到了40歲,眉毛就會脫落。眉毛脫落後半年,就會死去,現在服五石湯,還可挽救。」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,自認文雅、高貴,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,便不聽他的話,更不吃藥。過了幾天,張仲景又見到王粲,就問他:「吃藥沒有?」王粲騙他說:「已經吃了。」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,搖搖頭,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:「你並沒有吃藥,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。你為什麼諱疾忌醫,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?」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,20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,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。

仁心仁術
  
張仲景熱愛醫藥專業,很重視臨床實踐,時時「平脈辯證」,認真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。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,曾在長沙做太守。當時,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,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。但他畢竟是個大官,在封建時代,做官的不能入民宅,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。
  
這怎麼辦呢?他想出一個辦法,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,大開衙門,不問政事,讓有病的群眾進來。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,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。時間久了,形成慣例。每逢初一、十五的日子,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。為紀念張仲景,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病人看病的醫生,通稱「坐堂」,那醫生就叫「坐堂醫生」。

餃子的由來
  
餃子是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食品。你知道它的由來嗎?

  東漢末年,各地災害嚴重,很多人身患疾病。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,常為百姓除疾醫病。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,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,捨藥救人,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。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,走到家鄉白河岸邊,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,耳朵都凍爛了。他心裡非常難受,決心救治他們。
  
張仲景回到家,求醫的人特別多,他忙的不可開交,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。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,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,架起大鍋,在冬至那天開張,向窮人捨藥治傷。
  
張仲景的藥名叫「祛寒嬌耳湯」,其做法是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,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,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「嬌耳」,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。每人兩隻嬌耳,一碗湯。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,血液通暢,兩耳變暖。吃了一段時間,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。
  
張仲景捨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。到大年初一時,人們慶祝新年,也慶祝爛耳康復,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,並在初一早上吃。人們稱這種食物為「餃耳」、「餃子」,在冬至和年初一時吃,以紀念張仲景開棚捨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。

結論
  
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,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,而且醫德高尚,無論窮人和富人,他都認真施治,挽救了無數的性命。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們,他們淡泊名利,立志扶傷救人、不喜歡從仕或生活在榮華富貴之中。他們的足跡遍佈中國許多角落,不辭艱辛,跋涉千山萬水,深入民間,儘管沒有錦衣玉食,但他們安貧樂道,以助人為樂。

  撰寫醫書的初衷不是為了炫耀自己、萬古流芳,而是為了拯救千千萬萬百姓疾苦。那種無私無我,無慾無求的情操,更是最受後人追思懷念之處。